寒冬一到,呼吸系统的压力就大了,生病的人也多了。但昨天,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唐婷玉发出的提醒,虽然与呼吸系统有关,却与寒冷无关——预防“醉油综合征”。
很多会做菜的人有过这样的体会: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自己却一点胃口都没有。有时,简单炒个菜,却眼睛发涩、喉咙发干,甚至还出现头痛、胸闷和耳鸣。唐婷玉说,这是“醉油综合征”找上门了!
这个“醉油综合征”是啥?有预防的方法吗?
唐婷玉说:“醉油综合征”发生在很多厨房掌勺者身上。例如主妇和厨师,可能在做完饭后,产生各种身体不适,包括恶心、食欲不振,眼睛、鼻子、咽喉不适,头晕头痛、胸闷耳鸣等症状。她认为,引起“醉油综合征”的罪魁祸首,就是做饭产生的油烟。在炒菜做饭的过程中,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损害呼吸系统、皮肤等的健康,同时,油烟味还可能降低人们的食欲。
“当然,‘醉油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像‘假日综合征’‘应激综合征”一样,是被用来形容不适症状的俗称。”
不过,小油烟里确实存在大隐患。厨房油烟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并且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虽然,厨房的油烟污染范围和持久力比不过窗外的雾霾,但油烟除了会让人产生“醉油综合征”,很多研究都证实,烹调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有害物质,是更大的健康威胁。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它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
预防“醉油”,唐婷玉提出了几个方法:
改变原有的烹饪方式,油温不要过热,多采用焯、煮、清炖等不产生油烟的烹饪方法,减少油炸的次数。做饭时戴个口罩也可减少油烟的伤害;
不要使用反复烹饪的油,选购食用油时应选择质量有保证、杂质少的油,因为劣质油脂下锅后会产生更多的丙烯醛,对健康造成威胁;
要注意厨房的通风,尽量选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可彻底清除厨房油烟的设备。
厨房里还有这些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的东西——
一号:保鲜膜
保鲜膜的用处大,但危害也不小。有专家称,保鲜膜在加热时会产生一种名为“外源性雌激素”的物质,它会影响人的内分泌,进而导致生育问题。虽然,少量的“外源性雌激素”不会影响我们健康,但如果经常使用,*性可想而知了。
所以,专家建议,在加热食物时,避免时间过长。
二号:洗涤剂
某项针对全球成年人和儿童的血液与尿液的化验检查显示,我们的身体里至少含有种工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还未能完全预测。有专家猜疑身体里含有的种工业化学物质有部分来源于家庭使用的清洁剂。因此,对于各类清洁剂,专家建议要谨慎使用,换句话说就是——能不用就不用。
平时要去污,最好选择天然的方法,如可以使用淘米水,或苏打水。就算使用洗涤剂,也一定要用流水冲洗干净。
三号:不粘锅
一直以来,有关不粘锅是否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物质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一些产品监督机构坚持认为,制成不粘涂层的化学物质一定是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但可能这样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专家建议我们,使用那些品牌过硬、价格相对较高的不粘锅的安全系数肯定远远大于那些便宜的不粘锅,理由是“不粘涂层会更结实,不会被铲子、勺子轻易刮下来进入到菜饭当中”。
专家建议,购买并使用高品质的不粘锅,并与普通不锈钢锅轮换使用。
四号:微波炉
我们都听说过,微波炉工作时会产生辐射波,这些辐射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辐射波制造热量,激发食物中的水分子迅速活跃起来,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这种电磁辐射达到一定量的话,对我们的身体确实是有着不良影响的。
但是通常,只要是大品牌出产的微波炉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电磁辐射不会达到足以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当然,谨慎起见,孕妇还是不要太过频繁使用微波炉。
专家建议,微波炉最大的危险是容易造成烫伤,而不是伤害孕妇或胎儿。需要注意的是,微波炉的门一定要严密,且不要让微波炉空转。
五号:砂锅
不少人旅游时买到美丽的陶罐,买回来当汤煲觉得美丽又特别,这很危险。国家质检部门曾在陶器抽检中发现部分产品铅溶出量超标。长期使用铅超标的锅会造成铅中*,而小量的铅,都能引起神经和脑损伤以及免疫力削弱。而超市或商场的专业炊具货架或柜台购买的陶器,安全性会更好。
六号:塑料制品
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在食品包装中使用比较多,是用来阻隔食物与金属发生反应的。研究表明,这种化学物质是会释放分子在食物当中的,这种物质会使我们的内分泌紊乱。
因为易清洁、方便和耐用等特性,塑料制品、包括餐具和容器都越来越多地在我们厨房里出现,但某些不法商家会使用不合格的塑料制作饮食容器,不仅双酚A含量超标,这些不合格塑料的有害成分还会进入到我们的食物中去,危害我们的健康。
专家建议,平时最好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记者:浙江日报张伟娟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