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是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手部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中风后1-3月内发生。
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
腕关节持续屈曲受压
1.患者卧床或者坐在轮椅上时,可能会忽略患手放置情况,使腕关节长时间被动处于屈曲位。
2.一方面由于重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拮抗肌的张力低下,使腕明显屈曲。
3.手上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腕长时间屈曲会影响淋巴血液回流,发生水肿时也以手背为主。
对腕关节的过度牵拉
1.被动活动超过了正常的活动范围。
2.患者用伸直的患臂负重时,手被放置于床上,向患侧转移重心时,腕关节就有可能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导致腕部结构损伤。
其临床表现:早期: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腕背伸、屈掌指关节、屈指间关节受限、旋后受限、外展手指受限);中期:肿胀、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明显(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晚期:水肿、疼痛可以消失,未治疗的手呈典型畸形状态。
带来的影响
1.会带来明显的疼痛,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2.如果不予以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影响手的功能。
预防
如果能尽量做到下述要求,则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1.体位摆放,抬高患肢,防止腕屈曲。
2.活动范围的把握,被动和主动运动都要在正常活动范围或者无痛范围内活动。
3.尽量不要让有感觉障碍的患者接触热水瓶等物体,以免发生烫伤等情况,避免意外的损伤。
治疗方法
体位摆放:良肢位的摆放可防止疼痛肿胀进一步加剧。
支具的使用,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避免腕屈曲。
冷疗:冰水浸泡,镇痛解痉和消肿作用。
被动活动: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疼痛的发生,以免加剧损伤。
主动运动:治疗中只要有可能,应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因为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肌肉泵作用。
任何刺激偏瘫手随意运动的活动都可以应用,特别是抓握活动。
中医特色治疗
蜡疗:利用蜡疗的温热作用,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过程的改善,使细胞膜通透性加强有利于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
气压治疗:通过多腔体充气囊有次序、有节律,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消除水肿的目的。
中药熏洗治疗:使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消肿的目的。
中药塌渍治疗: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我科自拟羌*双枝方)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活血化瘀的作用。
红外线治疗:利用温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
注意:在疼痛和水肿消失前,不要做伸腕负重的活动,任何能诱发疼痛的活动和体位都应该避免,以免加重损伤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