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消防日,尽管消防工作一直都是常抓不懈的事情,但在生活中发生烧伤烫伤依然在所难免。那么,面对这些生活意外我们要如何处理?
在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医院烧伤整形科专家焦增印主任就来给大家讲一下烧烫伤的处理常识。
●急救处理牢记四字原则
烧烫伤事故发生后大家千万不能慌,牢记“脱、冲、裹、送”的四字原则一般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01
脱
是指脱离,让患者迅速离开受伤源头,消除造成烧伤的原因,然后尽力保护创面。如果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此时切勿奔跑,以免助长火势。可立即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卧倒后不断地滚动或者他人前去用大块布巾包住灭火。
02
冲
是指冲洗,用温度为15~20℃的清水冲洗,持续30分钟左右。天气炎热时可在水中放些冰块以降低水温。
及时冲洗可中和侵入身体内的余热,阻止热力的继续渗透,防止创面继续加深,减轻组织烧伤深度。不要担心水中有细菌、烧伤创面接触生水会感染。
冷疗也可减轻水肿。烧伤后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物质渗出血管形成水肿或水疱,冷疗可使因高温扩张的毛细血管急剧收缩,减少血浆样物质的渗出,减轻水肿。
但要注意,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
03
裹
是指包裹,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裹,这样可以隔绝空气中的细菌。
04
送
医院,或先送基层卫生所急救处理,病情医院烧伤科。烧伤面积较大或病情较重的,在转送过程中一定要输着液体,以防休克发生后输液困难,影响患者的抢救。
●烧伤处理避开两个误区
误区一
用紫药水和红药水外涂
红药水、紫药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创面感染。更主要的是深颜色的药物遮盖了创面,使医生不能明确了解烧伤深浅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另外,有*的汞用在烧伤创面,易引起过敏,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
误区二
烧伤后不吃“发物”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主要包括鱼、虾等海产品,羊肉、狗肉等及韭菜,香菜等蔬菜。其实“发物”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同。我们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吃“发物”而“发”的病历。相反,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对烧伤创面愈合有很大帮助。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专家推荐
—焦增印—
副主任医师、烧伤整形一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青年专家、河北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
擅长烧伤早期休克的综合治疗,烧伤创面脓*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各类型热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各种复合伤的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
医院烧伤整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