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性皮肤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且吉兮肩手综合征 [复制链接]

1#

(安且吉兮)朱水根/篆刻

中风后的你是否有出现肩膀的疼痛?手和腕部水肿?腕和指间关节的触痛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肩手综合征,这个词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肩手综合征的定义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SHS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卒中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可引起SHS。

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原因

1.脑卒中后患侧上肢长时间制动及处于不良体位,尤其是腕关节掌屈位及致静脉及淋巴回流不畅。

2.对手关节过度牵伸。

3.长时间患手输液诱发手浮肿。

4.颈交感神经手刺激,致使功能异常。

5.手部外伤(主要是跌伤或灼伤)。

症状

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I期:急性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手指大多保持轻度屈曲位,且屈曲的可动范围受限;手部肿胀、皮肤潮红、皮肤温度增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腕关节活动尤其是屈曲时疼痛加重。

II期:营养障碍期,肩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持续或加重然后逐渐减轻,手及上肢皮肤菲薄、皮肤温度降低;手部小肌肉明显萎缩,手掌筋膜肥厚。

III期: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而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但不典型的形式也可只表现为其中的某一期或受累的肢体远端或近端的某一部分。

诊断

1.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2.手和腕部水肿;

3.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皮肤表面变红,皮温升高)

4.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肩手综合征,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

假设左侧为患侧

(1)体位摆放

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均要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①坐位时,其上肢要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保持腕关节背屈。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或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边。

②患侧卧位,躯干略为后仰,头部和背后各放一枕头固定,保持侧卧姿势,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前面,用枕头支撑,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踝关节保持90°角。

③健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患侧上肢下垫枕,放松前伸,高度应高于心脏,患侧下肢垫枕,放松前伸,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踝关节保持90°角。

④仰卧位,床位平整,头位要固定,枕头高度适中,胸椎不得出现弯曲;瘫痪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肩胛骨向前突;臀部下方垫一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膝关节下垫枕,防止膝反张;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踝关节保持90°角。

早期应适当应用肩吊带,以防肩关节脱位,并应防止肩关节的过度牵拉。

(2)压迫性向心缠绕

以一根粗约1-2毫米的长绳,对患肢手指、手掌、手背作向心性缠绕,至腕关节以上,随后立即除去绕线。反复进行可减轻水肿,促进周围血管收缩舒张自行调节机能。

(3)物理治疗

①冰水浸泡法:冰与水按2∶1比例混合,同健手共同浸入混合水中,并使整个手掌浸在水中,时间以健手能耐受为度,反复3—5次,每天做2—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此法在早期非常有效,可消肿、止痛并解痉。但应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

②冷热水交替法:可有效促进血管收缩以及微扩,改善交感神经的紧张性。

取50度的温水一盆,另外10度左右的冷水一盆,先将患手放在温水里浸泡10-15min,拿出来放在冷水里浸泡10min,照此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

③物理因子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光疗、超声波疗法、温热磁场治疗、电反馈治疗、气压治疗,以及早起矫形器等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运动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光疗、超声波疗法、温热磁场治疗、电反馈治疗、气压治疗,以及早起矫形器等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①治疗中尽可能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即使手完全瘫痪,也应结合有主动功能的肌肉进行锻炼。例如让患者仰卧或者坐位,上肢保持上举,但上举应维持不超过90度的范围,往往能刺激伸肘肌活动。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良好的泵的作用。

②任何可以刺激患肢功能恢复的活动,特别是抓握活动,都可以应用,如在治疗师帮助下拧毛巾,抓握木棒再放松。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不要做伸肘负重练习,这些活动可促进综合征的发生。应避免任何能诱发疼痛的活动和体位。

(5)被动运动

小心地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可以防止出现肩痛,手和手指的被动活动也应该非常轻揉,不应引起疼痛。在手水肿时,治疗量要适当控制,治疗师应在患者仰卧位,上肢上举有利于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进行活动。水肿减退,疼痛减轻后关节活动度会很快恢复。

(6)作业治疗

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性质以及范围,进行功能性作业训练,比如:磨砂板、肩梯、肩关节旋转器、滚筒、肋木等等。

预防

1、体位摆放,抬高患肢,防止腕屈曲。

2、活动范围的把握,被动和主动运动都要在正常活动范围或者无痛范围内活动。避免过度牵拉,避免长时间的腕关节屈曲。

3.、尽量不要让有感觉障碍的患者接触热水瓶等物体,以免发生烫伤等情况,避免意外的损伤。尽量避免在患手上静脉输液。

END

出品/医院官微

图文/宣传中心、康复科

编辑/徐娟

审核/朱水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