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性皮肤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病夏治开贴啦专家提醒抓住三伏天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三伏天

进入7月后,就到了所谓的“三伏天”。三伏天所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7日开始入伏,8月16日出伏,共计40天,我们要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在适宜的时间段贴三伏贴。

贴三伏贴的原因

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按照中医理论,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在五行中属金,与肺金有关,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灸的时间

第一贴(预伏)07月07日星期六

第二贴(初伏)07月17日星期二

第三贴(中伏)07月27日星期五

第四贴(中伏加强)08月06日星期一

第五贴(末伏)08月16日星期四

地点:医院中医康复中心(1号楼五楼)

-

温馨提示:请在三伏天正日贴药,如时间不允许,可以在三伏天前后1-2天贴药。

三伏贴就诊流程

第一步:

到一号楼五楼中医康复中心2区开单。

第二步:

到一号楼一楼门诊大厅收费处进行缴费。

第三步:

返回五楼中医康复中心2区进行贴药。

三伏贴治疗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

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3.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4.妇产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

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亚健康调理

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三伏贴治疗范围

1.着装方面

由于很多疾病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贴敷,所以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是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避免药膏弄脏衣服。

2.饮食方面

三伏贴当天需注意忌口“发物”,即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有条件者当天可洗热水澡以巩固疗效。另外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如油炸类、辣椒等,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

3.治疗后皮肤护理方面

进行三伏贴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人皮肤耐受性差别,成人通常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15~30分钟,以皮肤感受和耐受灼热水平为察看指标,避免灼伤皮肤。另外,贴药后皮肤显现红晕属正常反应,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以致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传染,可外涂烫伤软膏,需要时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用药。

本期指导专家

蒋素珍

所在科室:中医康复中心职称:副主任中医师

预约-

医疗专长

1.颈腰腿痛、落枕、急慢性腰扭伤、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偏瘫、面瘫、外伤截瘫和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

2.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体虚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

3.产后风、乳腺增生症、盆腔炎、痛经、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

4.单纯性肥胖、*褐斑、痤疮、小儿脑瘫、胃肠疾病及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头痛等各种不明原因的内科杂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