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
--风疹病*(RV)你了解吗?
什么是风疹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发疹性疾病,具有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25%~5O%的风疹感染为亚临床型,潜伏期l2天~23天。
成人风疹感染常伴有一过性多关节疼痛或多关节炎,以妇女多见。
风疹的流行病学重要性在于妇女早期妊娠感染风疹病*后,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风疹的感染
与确诊的风疹患者在14~21天内有接触史。
1.发热。
2.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
3.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
1.咽拭子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或检测到风疹病*核酸。
2.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风疹IgM抗体。
3.恢复期患者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风疹的治疗
一般对症疗法
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症状较显著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并发症治疗
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先天性风疹
无症状感染者无需特别处理。有严重症状者应相应处理:有明显出血者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输血;肺炎、呼吸窘迫、*疸、心脏瓣膜畸形、视网膜病等处理原则同其他新生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青光眼者需积极处理,白内障治疗最好延至1岁以后;早期和定期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以早期诊断耳聋而及时干预。
风疹的预防
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风疹疫苗属于减*活病*株,使用已超过40年。单剂接种可获得95%以上的长效免疫力,与自然感染诱发的免疫力接近。
风疹疫苗可以单价配方(仅仅针对一个病原体的疫苗)或者与其他疫苗制成联合配方,比如与麻疹(MR)、与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MMR)或者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MMRV)配制而成的疫苗。
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微。可能出现的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红,低烧、皮疹、肌肉疼。
降温提醒:
气温变化,注意加衣,按时作息
精神如意,温汤热食,增强免疫
饮食规律,肠胃舒适,加强运动
文字
网络
图片
网络
制作
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