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预防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常见,在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潜伏期14~21天,大多数患者以低热、皮疹及耳后、枕下、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病初可伴有咳嗽、打喷嚏、流涕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皮疹表现为细点状淡红色斑丘疹,通常先出现于面颈部,在1天内遍及全身。
二、风疹是如何传播的?
风疹传染源为病人,由于多数病人表现为亚临床型或隐型感染者,无皮疹及临床症状,容易被忽略,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5~7天到出疹后5~7天均具有传染性。风疹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孕期妇女感染风疹后,病*可透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三、什么是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妇女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后,虽然自身临床症状多轻微,可出皮疹也可不出疹,但病*均可透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不良后果。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如果感染风疹病*,80%以上胎儿可能受到影响。
四、如何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一)发现风疹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方可入园或入校。
(二)居室或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勤开窗通风。尽量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近距离接触时须配带口罩,接触后要及时洗手。冬春季风疹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尤其妊娠前三个月内的妇女。
(三)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办法,适龄儿童应按国家规定计划免疫含风疹成分疫苗,青少年、育龄妇女也可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主动预防病*感染。建议育龄妇女前往妇幼保健机构免费检测风疹抗体,如果抗体阴性,应当在怀孕前三个月完成含风疹成分疫苗预防接种,以降低因感染风疹病*导致的胎儿畸形风险。
麻疹预防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约6-21天,临床上以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口腔粘膜内麻疹粘膜斑为特征,病初有咳嗽、流涕、流泪、打喷嚏、畏光等感冒症状,整个病程大约持续10天。
二、麻疹有哪些危害?
麻疹可合并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其中支气管肺炎易引起死亡病例。
三、麻疹是如何传播的?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病*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由飞沫经空气在人群之间传播,冬春季高发。
四、哪些人容易患麻疹?
该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接触后90%以上发病。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普遍使用,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因疫苗免疫力保护时间不够持久,“疫苗时代”麻疹发病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新生儿胎传抗体水平较以前消失更早,8月龄以内麻疹患儿明显增多;二是大年龄青少年和成人由于体内抗体水平下降患麻疹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五、如何预防麻疹?
主要是通过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国家免疫规划要求8月龄幼儿及时接种麻风疫苗,并于18月龄复种一针麻腮风疫苗。无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史的大年龄青少年和成年人亦可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育龄妇女可接种一剂次含麻疹成份疫苗,防止孕期患病,同时可增强婴幼儿出生后体内麻疹抗体水平,避免孩子8月龄以内患麻疹。
遇有疫情发生时,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鼻咽部、手卫生,房间勤通风,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疾病预防
人人须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