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性皮肤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特发性膜性肾病 [复制链接]

1#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disease/a_6169820.html

什么是特发性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我国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

我们常说的膜性肾病(MN)其实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约占膜性肾病的2/3。

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就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膜性肾病,常见病因有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感染(乙肝病*和丙肝病*)、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金和汞制剂)以及恶性肿瘤!有关数据表明,恶性肿瘤所引发的膜性肾病约占继发性膜性肾病的13%!

所以所有膜性肾病的住院患者我们都要进行适当的分析以排除继发性原因。

在临床上,特发性膜性肾病中有1/3患者在发病后2年内病情可自然缓解,这部分病人大多是年轻患者或病情较轻患者。1/3患者虽然尿蛋白定量较大,但肾功能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另外的30%~40%患者,一般会在10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俗说的“尿*症”,并且本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肾静脉血栓!医生根据患者蛋白尿程度与肾功能进展情况分为低危(蛋白尿<4克/天,肾功能正常),中危(蛋白尿4~8克/天,肾功能正常)和高危(蛋白尿>8克/天,伴或不伴肾功能不全)。对与疗效的判断也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完全缓解的诊断标准是指尿蛋白<0.3克/天或(尿蛋白与肌酐的比值<30mg/mmol),血清白蛋白和血肌酐正常。部分缓解是指尿蛋白水平比治疗之前下降超过50%,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天或(尿蛋白与肌酐的比值<mg/mmol),同时血清白蛋白达到正常水平,且血清肌酐稳定。治疗的首要目的就是减少尿蛋白,稳定肾功能。基本的支持治疗包括休息,利尿消肿、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ACEI/ARB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手段。医生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特异治疗手段时,会充分权衡利弊,从患者的长远角度出发,近期疗效和远期转归同时把控,并且会对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作出精准判断。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