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20392.html作者丨热依娜、巴依尔才次克、
周英、朱艳萍
图片丨新生儿热点论坛
该例病人新生儿期发病,特点为有喂养困难、反复有创呼吸机治疗、肌张力异常伴角弓反张样姿势,病情疑难,经多学科会诊,完善检查并送检基因检测,提示可疑AGRN基因变异导致的新生儿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目前尚无报道新生儿期AGRN基因异常CMS病例,本病例罕见。
病历回顾
病史:
主诉:以“发现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现生后13天”为主诉由外院转入我科G3P1,胎龄39+5w,出生体重g,自然分娩,Apgar评分:7-8-9。
回顾外院病史:生后1d,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积极复苏后有创呼吸机治疗5天后,呼吸稳定,撤机改为单鼻道吸氧。生后一直喂养困难,需要鼻饲喂养,无吸吮反射,肌张力低下。生后3d起,有间断角弓反张样姿势、颈项强直、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床边脑电图检测未见异常。送检串联质谱检测未见异常。脑部影像学(头颅超声及MRI)未见明显异常。因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体重较出生下降g,生后13天由外院转入。
孕母情况:定期产检无特殊,曾有两次不良孕产史(孕早期胚胎停滞,具体原因不详)。
查体
/p>
皮肤颜色正常,毛发正常,外貌无特殊;
反应低下,嗜睡状态,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
全身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引出欠佳;
无觅食、吸吮反射。
入院诊断:
新生儿喂养问题、松软儿、PWS综合症待查。
鉴别诊断:HIE?IVH?中枢系统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代谢异常?
检查结果:
复查头颅MRI(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脑脊液(-);
血培养(-)、炎症因子(-);
血糖监测正常;
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角弓反张样姿势、颈项强直
入院诊疗经过:
入院后小儿呼吸再次出现异常,吸氧下无诱因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复苏后予以有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支持情况下仍间断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呼吸心率稳定。完善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PWS筛查(-),再次送检血串联质谱(-),心肌酶谱检查有早期异常升高,后期逐渐下降。因出现病情反复,予以多学科会诊讨论,初步除外感染性疾病,除外颅内病变,除外代谢病,高度怀疑神经肌肉疾病。反复向家长告知完善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家长有多种顾虑(1、父母无异常表现,不愿面对先天发育异常的可能性;2、如有基因诊断明确后,是否能有相应治疗),最终病程第20天同意完善基因检测,送出父亲、母亲、患儿三人标本。
治疗及预后:
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呼吸情况好转后改为低流量吸氧。予以鼻饲喂养稳定在70-80ml/q3h,体重缓慢增加。等待基因结果期间对症处理,生后30d,转往母婴同室病房护理。生后1个半月,患儿反复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好转,家长放弃治疗,患儿死亡。
基因检测结果:
遗传病因学快速高精度筛查:线粒体检测报告未见异常,核基因检测发现与临床表现可能相关的罕见变异,但需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患儿AGRN基因杂合变异,有两个变异分别来自送检者的父亲母亲(均为杂合状态)。
点击可查看大图
最终诊断: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可疑AGRN基因变异导致。
先天性肌无力是什么?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ongenitalmyasthenicsyndrome,CMS):是以疲劳性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组遗传性疾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突触基膜、突触后部分的遗传缺陷导致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受损。
主要临床体征:四肢近端无力、延髓麻痹、呼吸衰竭。
根据病变部位分类: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病变、糖基化缺陷、肌病综合征。
CMS发病机制:负责神经肌肉信号传递的蛋白质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肌肉无力、不耐疲劳,多分布于眼外肌、面肌、延髓、四肢和呼吸肌,婴幼儿期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呼吸暂停发作。
单纯的CMS一般不伴有先天畸形;糖基化缺陷和肌病综合征会伴有先天发育异常;少数CMS可出现关节挛缩、脊柱侧弯。
国外报道CMS发生率9.2/万;我国尚无数据。
点击可查看大图
CM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乙酰胆碱生物合成缺陷和囊泡转运和融合缺陷;
胆碱酯酶缺乏症;
乙酰胆碱受体缺陷;
集聚蛋白缺乏;
糖基化障碍;
通道异常;
伴有继发性神经肌肉传导缺陷的肌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GRN基因编码蛋白多糖,由末端神经分泌到突触间隙中。在突触后膜上,集聚蛋白结合LRP4受体以磷酸化并激活MUSK。因此,集聚蛋白在终板的发育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AGRN基因的突变在表型上表现为早发型或晚发型CMS。
婴儿期发病类型的特征是下肢的无力和消瘦。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该基因编码几种蛋白质中的一种,其中在小鼠研究中发现对神经肌肉接头(NMJ)的发育中作用是关键的。编码的蛋白质含有几种层粘连蛋白G,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发生额外的翻译后修饰以添加糖胺聚糖和二硫键。在一个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影响肢带肌肉的家庭中,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
文献回顾
1
点击可查看大图
AGRN基因中一种新的错义变异;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伴有头部下垂。
TheprobandofTurkishorigin,wasbornwithnormalweightandAPGARscores.
Therewasnodescribedhypoventilationorapneicepisodesduringtheearlypostnatalperiod.
通气不足或呼吸暂停发作。
Hewasabletoholdhishead,situnsupported,standandwalkunsupportedafewstepsby1yearofage,butbeginningatage1,hisparentsnoticedfrequentheaddroppingsandneckweaknessthroughouttheday.
Firstvisittopediatricneurologyclinicat17monthsofagerevealedprominentneckextensormuscleweaknessalongwithmildlimb–girdleweakness.
颈伸肌无力伴有轻度的四肢无力。
2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一种新的AGRN突变导致仅影响肢带肌肉的先天性肌无力.
Thepatientwasa27-year-oldmanwhohadanapparentlynormalchildhoodandadolescenceexceptfailingtopassthephysicalexaminationofhighjumpandrunning.
At21yearsold,hebegantosufferfromfatigableweaknessoflowerlimbs.
下肢的疲劳无力。
Gradually,hehaddifficultystandingupfromasquatposition,jumping,andrunning.
从蹲姿站立起来。
基因变异位点:
点击可查看大图
肌肉活检:
患者的左胫骨前肌的病理结果:
(a)、存在散在的小角纤维(H&E染色);(b)、ATP酶染色显示I型纤维(黑色)占优势。
点击可查看大图
总结
本病例发生在新生儿期,很罕见。有反复危及生命的呼吸暂停发作,角弓反张姿势,呈现间歇性;镇静剂使用后,未见缓解。角弓反张发作时检测脑电图,未见脑电波异常,未发作时全身肌张力低下。后期发作性表现减少,病情一度缓解,又加重。家人最终姑息治疗,无积极复苏后死亡。AGRN基因回示两处位点变异,目前尚无报道新生儿期AGRN基因异常CMS病例。对照CMS及该患儿病例特点如下:
不足之处:本病例缺少肌电图及肌活检。患儿已经死亡,未能继续随访其他系统表现。
鸣谢
医院新生儿科王来栓主任,给该患儿提供远程会诊意见。
本文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朱艳萍,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年-年参加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医院Fellow临床培训。
擅长疾病:
新生儿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新生儿营养管理。
文字及图片均为新生儿热点论坛团队原创,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