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性皮肤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春爱欲吻青春对我们来说,格外的特别 [复制链接]

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听着外面呼啸而过的北风,窝在家里看电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基于这种基础上看的电影定要有点儿小清新,其实自己对于找电影真是不太在行,一般就是乱转乱翻一通,之后看见啥就是啥了,对于电影里面的演员一般也都认不清楚,分不清到底谁是名角,谁又是新出道。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套的前缀,都是在铺垫我看这个电影时的心情。电影的开头就是穿着可爱的芒果装小女孩儿,去参加聚会,而后被聚会上得人嘲笑,一路跑回了家,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面。这是一个讲述青春和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过那一段既懵懂无知又好似明白了一切的时段,那一段时间中我们可以犯傻,还有可能叛逆,挥霍而过的青春让我们每个人都曾体验,确又没有人可以抓住,只余下一连串美好的,朦胧的回忆,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片中女主在看到校草出现的一瞬间,整个眼睛都发光了,我也跟着花痴了,不得不说,片中的男生长得都很养眼,抱着欣赏帅哥的心态看下来也是可以的。而后就是为了追求帅哥进行的跟踪行动,了解一切的生活习惯,小爱好,并安排了巧妙地偶遇,很轻易的就唤醒了大家对于青春的记忆,曾经的我们也是如此。有一群可以陪自己傻,一起疯闹,一起谈论男生的死党,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有了新的生活,忙着不同的事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也正因为回不去了,所以青春对我们来说,格外的特别。什么也代替不了。经过女主的努力,当然还有主角效应的作用,最终俩人是在一起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是早就料到的,只是自己没有想到会被感动。影片拍得很真实,也因为太过真实,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同时也觉得里面的故事离我有点儿远,现在看这个电影有些晚了。那些小心情、那些患得患失都有些看淡了,有点儿不能入戏,导致中间部分看的有些费劲,差点儿就关掉了。也幸好继续观看了,不然就收获不了结尾的感动,我承认自己是有些多愁善感的,也很容易被感动,可是情不是应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节都存在么,我觉得每一部电影都会有情,这个情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影片最后这三种情都有体现,总有一点可以触动你。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自认为长得不咋地,不喜欢自己的眉毛不喜欢自己的嘴巴也不喜欢自己的鼻子。她做了很多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事实上她只是为了摆脱单身生活,成为一个有男朋友的女生。可似乎正是因为爱上一个男生而改变,她的心的变质了。以前的她虽然总是出馊主意,但至少她还拥有着死党和大家的喜欢,大家只会认为那是她的可爱之处。但是现在的她,所有的计划虽然的确最终目的是为了那个男生,但却不再理会过程中是否伤害了其他人。这和我们大家现实中很像,有时会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而不择手段,等到伤害造成才迟钝地反应过来。所以会想,为何不在伤害之前意识到呢。不过若真的先发现,岂不是要抑制自己对目的的渴望么。哈,说不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就慢慢练出四爷(注:我家四爷是雍正~!)那样的性子:内敛、深沉、稳重、心思缜密。另一方面,若是先发现了并改正过来,就不会有更大的影响,也失去了青春存在的意义吧。转折点是在某个计划后男生对女主说,她不应该这样。女主开始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我想她当时的心里肯定也不后悔吧,虽然知道错了。毕竟那个计划是能够吸引到男主的。之后女主又发现了母亲与室内装修工人的暧昧,此时的父亲远赴新西兰。她开始为家庭的联系做努力,也不再去想关于男主的事情。这期间男主约过女主出门,他们在海边聊天。男主说到,自己是喜欢女主的,只是不想要伤害别人的感情而打算先分手再向女主表露心迹的。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让男主这么做女主就干了那件蠢事。更可惜的是当男主原谅了女主时,女主说自己要搬去新西兰。直到,直到女主的生日party所有的事情都被解决。原来父亲和母亲一直相爱,父亲也为了自己的生日特地赶回美国,装修工人其实是GAY已经有了男友,而那个男友正是party举办场地的主人。而原以为要决裂的朋友却是这个party的策划人,还有男主作为乐队的一员被邀请过来在舞台上唱着写给自己的歌。里面的男主说过一句话,告诉女主说,其实她并不需要去改变自己,就这样的棕色头发白皮肤真实自然的最“perfect”。话说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但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吸引人的。如果总是想着要变得像A一样漂亮,像B一样聪明,像C一样好脾气——那就不是本来的自己了,或者你的名字要改成“ABC”。而这样好吗,这样留下来的自己,已经变质了。而人生来不就是为了要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与众不同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