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点映票房仅为一千万元。
在这个稍微出手便可盆满钵满的暑期档,《传说》的票房却出奇地惨淡。
70岁的成龙,终于把自己半生积累的良好声誉彻底毁掉,《传说》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已经揭晓。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这部影片,那就是——离谱。
从表面镜头语言和布景的陈旧,到内在角色设定和剧情的平庸,这部作品全方位地显得老套俗气。
网友的评价毫不客气,甚至有人直言:“真的很难看,别看,能劝一个是一个。”
其他的暂且不提,光是开场看到成龙的脸,我就立刻感到恍惚了。尽管他现在已经七十岁,依旧算是个小老头,但他的身体仍然非常健壮,状态极好,看起来年轻了二十多岁。
然而,《传说》中的古代戏份里,成龙居然扮演的是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这个角色是汉军的将领赵战,与张艺兴饰演的华峻地位相当。
没错,你没听错,成龙在这部影片中不仅与张艺兴饰演兄弟,还与年龄相差8岁的娜扎组成了CP,不过是年轻时的成龙。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涉及任何穿越情节,为了确保成龙能够稳坐头号主演的位置,电影中直接运用了AI技术。
赵战与陈教授这两个角色都是由成龙饰演。如果要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由同一位演员扮演这一共同点外,这两个角色在故事中并没有任何联系。
老实说,《传说》的AI技术相当先进,至少五官完整地呈现在这张脸上。然而,无论技术多么高超,也还是能明显看出这不是原装的。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替身是谁,当你看到郑业成的脸时,一切就变得合理了。以前没注意,但一对比发现,郑业成的颜值还真有几分像成龙。
事实上,选中郑业成在这里演出确实颇为巧妙。他本身出身于武打演员,硬朗的身形非常适合将军这一角色。而且,不得不说,他的面容怎么看都像是为他人“IA”量身定做的。
因此,郑业成的演技没有任何问题,他的五官也在脸上安置得当,问题在于二次元终究难以融入三次元的现实世界。
尽管五官显得立体,但明暗对比依旧让观众感到非常不适。毕竟,AI始终无法完美复制演员面部上百块肌肉在拉扯时所呈现的各种细节表情。
在古代戏剧中,成龙除了能够展现一些最基本的表情外,其余时间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便是:”呆“。
每当我真正感到悲伤时,只要看到成龙的脸,我总是忍不住笑出来。眼看局势危急,这位老哥仍一脸茫然地四处张望,甚至还时不时露出嬉皮笑脸的表情,给人一种不太健全的感觉。
镜头拉远也还不错,至少可以接受,毕竟成龙年轻时确实很帅气。只是,每当他和其他演员同台出镜时,两人明显不在同一个层次。
别人的脸是白里透红,他的脸则像是随意剪下一副五官,直接粘贴上去似的。
皮肤光滑得比古力娜扎的还要平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这样观众想入戏都很难。
即使只是一个人出现在镜头前,观众也总能从他的每一个表情和笑容中品味出他人的气息。
五官的敏锐度大大降低,虽然可以明显看出成龙的影子,但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在为郑业成发声。
他虽然很帅,但这根本不像成龙。
也许是为了安抚郑业成,《传说》为他安排了少数几个无关紧要的镜头。坦白说,让郑业成模仿成龙,与张艺兴搭档演绎战友,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诚然,他在电影中的各类动作戏确实相当精彩,但偏偏给他换上成龙的脸,真让人感觉极其别扭。
这张洋溢着自信的脸庞,难道不英俊吗?
当古装戏成为主流,而戏份最多的“成龙”又未能展现出精湛的演技时,这就意味着其他演员必须承担起展示实力的重任。
作为二号位的张艺兴自然率先承担起了责任。
为了塑造硬汉形象,张艺兴的表演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龇牙咧嘴。
除了张艺兴之外,窦骁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大将军。
影片中的窦骁是这个样子的——
究竟有谁能体会,坐在影院的观众看到这两张丑脸时的崩溃感。
一边是拥有郑业成的身材和年轻成龙的面孔,另一边则是张艺兴和窦骁,两者之间的强烈对比让人难以适应。
此外,张艺兴在此竟与成龙争夺CP。论颜值,张艺兴与窦骁更为般配。
如果仅仅是电视剧,或者用AI替换演员,观众可能不会如此反感。成龙是《传说》的主要男主角,而影片中大量的剧情都发生在古代。
这种缺乏宣传力度且没有亮点的电影,大多数观众当然是因为成龙的名气才去看的。
然而,当正片上映时,成龙实际的戏份还不到一半,这难道不是一种欺骗吗?
演技方面乏善可陈,尽管打戏是真刀真枪地上阵,但水平也不过如此。那些刻意炫技的花拳绣腿,远不如成龙随意几下更具观赏性。
剧情尤其显得过于冗长乏味,明显是为了凑够时长而牵强填充。一些镜头的出现毫无意义,拍摄手法也显得极为敷衍。
投资耗费数十亿,细细看来,似乎只有成龙年轻时的面容最具价值,其余部分完全感受不到大场面的震撼力。
这部电影在年暑期档上映,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找几位流量明星,剪辑一些情节,再加入表面轰轰烈烈、实际上平淡无奇的感情线。
看来导演唐季礼,在创作了《红番区》和《神话》之后,也已经显得江郎才尽了。
结语
事实上,《传说》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比如古力娜扎的动作戏表现不错,虽然与实力派演员还有一定差距,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举例来说,成龙在影片最后的精彩打戏,是整部电影的精华所在。如果这种打戏多一些,这部电影的整体水准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神话》这个IP能够再次重启,令许多人感到颇为意外。尽管当年这部作品颇为流行,成龙与金喜善的搭档也曾红极一时,但其实这部电影还不足以被载入史册。
成龙的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票房失利,看起来似乎有把过去成功的作品再重拍一遍的趋势,这不禁让人担忧他的良好口碑最终会被完全消耗殆尽。
为了单纯地依赖过去的成就,完全忽视了剧本质量和合作演员的表现力。已经70岁了,明明可以优雅地享受巅峰时光,何必来毁掉经典?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