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扫,持续了一个夏季的湿热终于褪去啦,清凉的秋天终于让我们的皮肤从高温里喘了口气。不过也有小伙伴的皮肤开始脱皮发痒起小疹子,讨厌的换季敏感又来了……趁着秋天刚刚开始,我们赶紧来看看换季敏感如何应对吧~
解决换季敏感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换季到底为什么容易敏感呢?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湿度
空气湿度的变化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显著影响,秋冬季干燥会加大皮肤的经皮失水率,使水分流失更快。如果没有做好保湿非常容易干燥紧绷、脱皮发痒,皮肤也更容易有细小的伤口引起泛红和炎症。
温度
虽然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温度确实是影响皮肤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温会加剧炎症反应、促进皮脂腺分泌,而低温则可能带来血液循环不畅、代谢缓慢、干燥起皮等问题。包括我们洗脸时候的水温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不要忽略了这个细节哦~
光照
虽说一年四季UVA的辐射量基本均衡,但UVB会在夏季达到峰值,其余三季较弱。防晒产品也建议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烈日级防晒效果虽好,但也可能给皮肤带来更多负担、造成敏感。
空气污染
春季的粉尘秋冬的雾霾虽然细小,对皮肤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尤其是本身就比较敏感的肌肤。持续的瘙痒、炎症可能都和空气质量有关,虽然可以用口罩来隔离空气,但口罩带来的封闭闷热本身对敏感肌来说就是个不小的挑战。
针对以上几个因素带来的皮肤问题,我们也准备了相应的建议给各位小可爱:
加强保湿
保湿算是是恒久不变的话题,简单、经典、有效。秋冬这种干燥时刻建议吸湿+封闭两手抓,加大肌肤含水量同时增厚角质层减少蒸发量,让皮肤整体更加水润健康。不过我发现很多小可爱会在敏感时期频繁敷面膜或者湿敷,这其实算是一种“死亡操作”了…
敷面膜和湿敷是缓解急性干燥的好方法,但不建议当作日常护理,尤其是敏感的时候。频繁湿敷很容易造成过度水合,角质层就像被泡发了一样更加脆弱、抵御力下降。加上水状的产品更容易渗透,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产品反而会雪上加霜。
一般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涂抹类保湿产品就已经可以缓解干燥,如果真的想要更快看到效果,也可以考虑一下面膜。
●产品推荐
温和清洁
有很多小可爱换季的面霜精华买得勤快,清洁习惯却还是一成不变,怕脸洗不干净过度清洁。修护和清洁就像一边放水一边注水的经典数学题,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如果你夏季喜欢用皂基或者是带有酸类的洁面,可以适当减少频率或者停用。还有很多小可爱执着于卸妆后的二次清洁,如果你能完全耐受也没问题,一旦出现敏感症状就要及时调整。卸妆本身就是一种清洁行为,再洗一次反而可能洗掉我们需要的脂质,出现干燥紧绷。如果觉得脸上有残留的柔滑感,多冲几次清水就好。
另外,清洁面膜也是清洁的一部分,一旦干燥可以减少使用频率,后续保湿也要加强。
●产品推荐
适当补油
在护肤这件事上,我们对“水分”的执着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脂质”对于皮肤健康的重要性也应该被看见。尽管油皮混合皮对油有着不小的抗拒,但用油来护肤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秋冬这种容易起皮脱屑的时节。
油类产品能快速充盈皮脂膜,抚平角质层,让皮肤变得柔软有光泽。只要不是极度容易长痘的油痘肌,都可以尝试油类护肤。传统的油类可能有些厚重感,现在也有许多和水剂复配的产品,使用感清透,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
用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剂量,一次两三滴就差不多了,不要像水状精华一样一次就是一泵或者一滴管,会秒变猪刚鬣。
●产品推荐
抗炎维稳
换季时出现的炎症通常不会持续太久,程度也不会过于严重,解决思路以舒缓干痒泛红、增强皮肤抵抗力为主。大家平时用得得心应手的抗炎舒敏类产品都可以拿出来救急。
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橄榄提取物类的产品虽然是修复功效,但其实是修复类猛药,也有可能刺激到皮肤。还有这种时候妄图通过刷酸来强化角质层的作死行为请务必放弃,对自己善良一点,好吗?
●产品推荐
菌群平衡
除了做好修复工作之外,皮肤表面菌群也很重要。各种微生物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能让我们的皮肤维持稳定,一旦平衡被打破,有害细菌过多繁殖,皮肤就容易出现痤疮、炎症等各种问题。这两年益生菌护肤的概念很火,不少产品都开始从菌群平衡的思路着手解决炎症问题,换季敏感或者有慢性炎症的小可爱都可以试试看~
●产品推荐
坚持防晒
防晒的重要性在这里不赘述了,要注意的一点是产品的选择。夏季为了应对极端使用场景而开发的防水防汗等功能在秋冬基本上没有必要,反而可能带来拔干、紧绷、刺激等副作用。秋冬季还是以温和的物理防晒产品为优选,刺激性低的物化结合产品也ok!不要偷懒觉得一瓶防晒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有时候它反而会加重你的炎症和瘙痒哦!
如果非常敏感或者没有防晒霜的时候,也可以用纯硬防晒来代替,帽子口罩戴起来。
●产品推荐
换季敏感你中招了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脚印吧!~o(=∩ω∩=)m